当前位置:首页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经验交流 | 更新时间:2024-11-28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stent restenosi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微创医学 页码:579-583

作者机构:浦北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西浦北县 535300

DOI:10.11864/j.issn.1673.2024.05.22

  • 中文简介
  • 英文简介
  • 参考文献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行PCI的315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6个月随访再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发生组(n=58)和未发生组(n=257)。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及生化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HD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影响因素对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效能。结果 共纳入315例接受PCI的患者,其中术后6个月内的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患者58例(发生组),发病率为18.41%,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257例(未发生组)。两组患者在体重指数(BMI)、病程、高血压史,以及血糖、C反应蛋白(CRP)、尿酸(UA)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得到,高BMI、高血糖水平、高血压史、高CRP水平、高UA水平是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影响因素对患者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均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结论 CHD患者PCI术后高BMI、高血糖、高CRP、高UA水平、具有高血压史是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应给予患者积极控制体质量,管理血糖和血压,监测炎症标志物。通过干预影响因素、合理用药、定期检查等,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整体健康水平。

446

浏览量

71

下载量

0

CSCD

工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