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施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SCI-ET)技术后所获异位妊娠(EP)的27例病例(含2例宫内宫外同时妊娠,H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助孕指征比较分析显示,异位妊娠患者的输卵管盆腔因素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因素,EP发生与患者年龄、促排卵方案、胚胎移植数、平均获卵数无明显关系,与移植内管深度、子宫内膜厚度有相关性。结论输卵管病变、盆腔粘连是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提高IVF-ET技术可降低EP的发生率。